【70年代系友回忆】| 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

【70年代系友回忆】| 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

2020-12-18 22:24 | 未知 |

70年代系友是特殊的一代,他们与共和国同成长,经历过文革浩荡,也经历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。40多年前,他们带着“人民送我上大学,我上大学为人民”的信念,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和服务祖国的崇高理想踏入校园,开始了人生中最单纯而值得回忆的清华时光。

 

1977级系友:党建武

图片

 

党建武,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77级校友,获计算机系工学学士及硕士学位。现任天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、973项目首席科学家、天津市认知计算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、国立大学法人日本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授。

 

我是农村孩子,入学之前我有些担心,因为听说好多大学生瞧不起农村的学生。但来到清华后,令我大感意外的是同学们推选我当了班长。在一年半的任职时间里,大家大力支持我的工作,让我觉得非常感动和自豪。读硕士时,吴文虎老师也给了我极大的帮助,亦师亦友的师生情不仅帮助我成长,也让我学会了担当。

 

1980年,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,我当时在担任80级学生辅导员,内心萌生了一些想法。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的艾知生老师知晓后,语重心长地对我说:“小党,你知道我们刚经历完文革,你要做这件事可能马上就会影响到全国。”这时我才深刻意识到:特殊年代,清华校内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,影响到全国。

 

在一次回忆里我写道:为什么清华能够培养出这么多国家级的领导人?可能就是因为清华注重培养学生站在国家层面思考问题的能力,而不是站在一个学院、一个系,或是个人的角度。

 

百年风雨,作为清华人,我对自己身上的责任时刻铭记在心,从来不敢忘却。

 

如今我们已经被称为70年代系友,“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”,未来,我们还要在岗位上发挥余热,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也希望年轻的系友们无论是做科研、从政、还是教书、创业,都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超越我们这些“老系友”的脚步!

 

 
 

1974级系友:陈笑蓉

图片

 

陈笑蓉,1974级系友,原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。贵州省省管专家,贵州省教学名师,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,西南计算机学会网络与信息系统专委会理事,贵州省大数据技术标准委员会副秘书长,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,贵州省科技信息化专家组成员,贵州省科技特派员,贵阳市科技咨询团成员。获贵州省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一等奖1项,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、四等奖1项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。

 

1974年,我考入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。由于历史原因,班里同学文化水平参差不齐。当时没有系统的教材,我们的老师用钢板和铁笔一字一句地编写适合我们的教材,加班加点地为我们进行课外辅导;实验课程中辅导老师一点一点地指导实习,不厌其烦地对我们的穿孔纸带进行一行一行的校正,想尽一切办法教授我们英语……整个大学时期老师不知为我们倾注了多少心血。

 

1976年,数学老师迟宗陶教授带领我班20多名同学一起前往天津塘沽造船厂进行科研项目。正值深冬,走在河边寒风刺骨,大风吹着我们往前走。迟老师说:“这和我们从事的科研工作一样,只能前进,不能后退。”

 

迟宗陶教授带领我们在船厂调研时,为了采集数据、建立模型,他趴在地上画样本、修改模型、审核数据,以保证数据的准确;为了给同学们讲解,他更是一会儿蹲下看图纸,一会儿站起来与同学们交流,累得满头大汗;晚上在食堂吃完饭,还要继续和同学们讨论至深夜,力求解答每一个问题。三个月来,天天如此。老师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,令我深受感动,铭刻心中,让我终生受益。

 

如今,我们同学都成为各自岗位的顶梁柱,衷心感谢老师的精心栽培和教育。期待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为祖国培养出更多顶尖的计算机人才,奋发图强,树我邦国。

 

 
 

1974级系友:王佩英

图片

 

王佩英,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74级系友,曾在北京市计算中心、四通等公司做研发工程师近20年,在外企、民营企业做人力资源工作20余年。现任北京嘉捷集团创始股东、CHO、嘉捷学堂院长。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、北京地区科技应用二等奖,2017年被评为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道德模范”,2018年荣获“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”称号。

我是1974年入学的。学校的本科学制原本是5年,由于文革中提出“学制要缩短,教育要革命”,被改为三年。为了让我们这些工农兵学员补习基础知识,学校又加了半年。虽然三年半的时间非常有限,但清华的烙印和校训却影响了我们的一生,化作我们为国家努力工作、为清华争光的实际行动!

 

在校时我是党支部书记,虽然活动比较多,但我特别珍惜学习的机会和时光,认真听课、做好每一份作业和测验。我们小69的基础非常差,为了追赶上学习进度,几个寒暑假我都没有回家,而是待在宿舍里猛刷题,补上初中高中课程。之所以这样刻苦,是为了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,也是为我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充分的准备。实践证明,这些在我日后的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 

毕业后,同学们纷纷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,无论是国防军工装备、高科技产品研发,还是开拓创新创业、教书育人,以及科研和从政等,各个领域都有我们清华人努力奋斗的身影。

 

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,我们背负着振兴国家的使命。毕业到现在41年了,不论是过去做研发工程师还是现在做企业管理,我都牢记清华的校训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,尽最大努力去发挥自己的价值,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奉献。

 

可以无愧地说,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,我们为中国的发展和强大担起了责任,挺直了脊梁,做出了贡献!

 

 
 

1974级系友:郝玉林

图片

 

郝玉林,1974年考入清华大学,毕业后分配到天津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工作,现为清华大学天津校友会秘书长。

 

我是1974年入学,当时我们都是一个班一批老师,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是在一个班里,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,所以,我们的班级更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。我从老师身上学到了脚踏实地、实事求是、任劳任怨、忍辱负重的精神,这对我这一生都产生着很大的激励作用。

 

我认为计算机系统就是做技术的、做电子学的、做逻辑学的,我们计算机的学生一定要做实事。毕业后,我也谨记着母校的谆谆教导。在天津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工作期间,我总共获得了将近60项奖项。这些奖项涵盖了我在技术、宣传、党建、企业文化等各种岗位的工作。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,我都牢记做实事的信条,争取把工作做到最好,对自己的要求丝毫不敢有松懈。2015年退休之后,我担任清华大学天津校友会的秘书长。2017年,天津校友会还获得了紫金奖,这是清华校友会的最高奖项。

 

我们的国家、民族发展,依靠的就是做实事的这种信仰,清华人更应该具有家国责任感。希望我们系的学子们能继续秉持踏实做事的原则,将这种精神代代相传。

 

采访:李静

成稿:张超